
遥远的城市总能够带来无法回拢的轻松与无法穷尽的想象
在我居住城市,虽然也曾遇遭同样的情景,却从未想到驻足、回头
河滨风大
凌厉的风夹着寒冬的湿气漫卷过来,很快他棉衣里的热气被吹得消逝殆尽
脸木了,动作又冰又痛,痛到指尖
他坐在那儿,轻轻地敌手呵着热气,又把棉鞋脱了,瓜代着把脚弯到棉衣下摆里捂着,全力探求一点和缓
高远的夜空下,月球的清辉洒在他身上,他犹如是座哀伤的雕像
18日
在苍松翠柏之间,见到了邓老师
邓老师有些憔悴
身旁是毛主席的巨幅遗像
毛主席红光满面
神圣而又肉感
比较起来,邓老师要渺小得多
“一鞠躬,再鞠躬,三鞠躬”
“默哀三分钟”
哀乐声声
有人低泣,继而恸哭
多人低泣,多人恸哭
苍松抖动,翠柏颤栗
广场
华表
六百年前的寺院
长了青苔和水葵的汉藏佛文
万人大会
白纸黑字的挽联和标语
特大号的高音喇叭
遥远的王洪文的致词声
黑压压的腿
胸前一色的蚕茧白花,左臂一色的黑步孝套
低泣恸哭之余,便是雀静,鸦静
只有王貌似老态的声音
嘈杂,断裂,而后彻底熄灭
喇叭的故障
死的寂静
有人在寂静里放了一个响屁
大大的响屁
哗然
被哗然感染的哗然
接着是愤怒
没有感染力的愤怒
像高出人海几丈的华表
坚硬,但却孤立
功夫常常的有乘客用大哥大的电筒和自带的电筒晃耀着遥远的局面,向导高声的阻挡着说,大师不要照了,夜景夜景山色越黑局面越传神
尔等用道具晃着局面会缺乏了视觉上的效力,少了精巧的风韵
初识大别山,是国学讲义里的黄麻反抗(红安、麻城一带的农夫反抗,红安旧称黄安)
循着刘少奇邓小平雄师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踪迹,我十数次走进红安、麻城、罗田、英山保卫世界和平大会悟,再有临省的新县与金寨
对这片赤色的地盘,除去向往,再有对那一座一座的山,那一片山头的云,那一宗山里的水的系挂